| | | |

職業倦怠的原因有這些?

立刻分享給輪班的夥伴

職業倦怠的原因

職業倦怠的原因可以從多個層面來探討:

  • 工作壓力: 這是最常見且明確的職業倦怠的原因。 工作壓力源自於工作要求過高、工作控制度低、社會支持不足等因素,長期累積就會導致職業倦怠。
  • 工作特性:
    • 工作要求: JD-R 模型指出,工作負荷、角色衝突與模糊、工作家庭衝突、情緒勞動等都會增加職業倦怠的風險。
    • 工作資源: 社會支持、工作自主性、工作控制、生涯發展等工作資源則有助於降低職業倦怠。
  • 組織與團體特性:
    • 組織結構僵化、組織氣候不佳、組織文化負面等都會增加員工的職業倦怠。
    • 主管的領導風格也會影響員工的職業倦怠。威權領導、不當督導等負面領導行為會增加職業倦怠,而仁慈領導、德行領導、交易型領導、轉換型領導等正向領導行為則有助於降低職業倦怠。
    • 此外,主管的情緒也會影響員工的情緒,進而影響員工的職業倦怠。
  • 個人特質: 內-外控、自我效能、A 型性格、堅毅性格等個人特質也會影響個體面對壓力的反應,進而影響職業倦怠。 例如,自我效能較高的個體較不容易感到職業倦怠。
  • 文化因素: 台灣的「過勞文化」也是導致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這種文化下,人們往往被鼓勵过度投入工作,長時間工作,導致身心俱疲。

除了上述因素外,一些研究也探討了其他可能導致職業倦怠的原因:

  • 個人與環境的不適配: 當個人的價值觀、能力與工作要求不匹配時,就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當個人對工作的期望與現實情況差距太大時,也容易感到失望、沮喪,進而導致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症狀可能有?

職業倦怠的症狀包含生理、情緒、人際關係、態度及行為等層面:

  • 生理及情緒方面: 身心疲憊、能量耗盡、情緒低落、容易感到沮喪。
  • 人際關係方面: 對服務對象失去熱忱,變得冷漠、疏離,甚至出現負面對待。
  • 態度及行為方面: 對工作失去動力、成就感下降、抗拒工作、工作效率降低。

以上症狀僅供參考,確診職業倦怠需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如何探討職業倦怠的復原歷程?

  • 整合職業倦怠與職場健康之中階理論: 現有的研究多關注職業倦怠的成因,較少探討其復原歷程,而現有的倦怠復原方案也與工作壓力介入方法雷同,缺乏針對倦怠狀態本身設計的方案。未來研究可以整合資源平衡論、個人-環境契合論、理想-現實差距論等觀點,發展更全面的中階理論,以解釋倦怠的動態變化過程,並發展更具針對性的介入策略。

  • 探討不同職業與文化脈絡下的復原歷程: 不同的職業與文化背景可能會影響個體經歷職業倦怠以及復原的過程與方式。例如,台灣的「過勞文化」可能會影響個體對職業倦怠的認知和應對方式,進而影響其復原歷程。未來研究可以針對不同職業和文化背景的個體進行研究,以了解其復原歷程的異同。

  • 結合正向心理學的「復原力」概念: 復原力是指個體在面對逆境、壓力和創傷時,能夠積極適應、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未來研究可以結合復原力的概念,探討影響個體從職業倦怠中復原的關鍵因素,例如個人特質、社會支持、應對策略等。

  • 深入探討倦怠復原的動態變化歷程: 現有的研究多關注職業倦怠的成因和後果,較少深入探討其復原歷程的具體步驟和機制。未來研究可以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訪談、個案研究等,深入了解個體從倦怠到復原的過程,以及每個階段的心理和行為變化。

  • 發展和評估職業倦怠復原的介入方案: 現有的職業倦怠介入方案多借鑒於工作壓力的處理方式,缺乏針對倦怠狀態本身設計的方案。未來研究可以發展和評估更具針對性的倦怠復原介入方案,例如正念減壓訓練、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技巧訓練等,並驗證其有效性。

總之, 探討職業倦怠的復原歷程是一個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議題。未來研究需要整合多種理論觀點,採用多樣化的研究方法,並關注不同職業和文化背景下的復原歷程,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職業倦怠的復原機制,並發展出更有效的介入策略。

筆記來源:職業倦怠研究在台灣之回顧與前瞻,人力資源管理學報 第13卷第3期(2013年9月) 107-140頁 DOI: 10.6147/JHRM.2013.1303.04

Similar Posts